计时即将一需关系的比特币减半倒完美场供风暴上演
你知道吗?比特币世界正酝酿着一场四年一度的重大变革。作为一位密切关注加密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得说这次减半格外令人期待。根据我的观察,现在比特币市场的供需关系就像一根绷紧的弦,随时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。
减半倒计时:158天的狂欢前奏
让我们用更接地气的话来解释这个专业概念。想象比特币就像数字黄金,矿工们就是采矿工人。每挖出21万个区块(约4年),矿工的报酬就会减半。这不是什么突发奇想的改动,而是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时就写进基因里的规则。
根据我的经验,第四次减半预计会在2024年4月23日左右发生。为什么说"左右"呢?因为这就像预测公交车到站时间一样,虽然有个大致的时间表,但具体到站时间总会有些波动。
矿工们的两难处境
每次和矿圈的朋友聊天,他们都会抱怨成本问题。现在矿工们每个月要挖出价值10亿美元的比特币,但光是电费和维护设备就要吃掉大部分收益。这就导致一个有趣的现象:矿工们宁愿囤着比特币也不愿现在卖掉。
但减半后情况会更戏剧性。每月新挖出的比特币价值将腰斩至5亿美元,相当于回到了FTX暴雷时的水平。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新供应将大幅减少,就像突然关小了水龙头。
历史总是在重演
作为一个经历过前三次减半的老韭菜,我可以负责任地说,每次减半后的市场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。但问题是,这到底是减半效应的功劳,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?就像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。
市场正在"饥饿游戏"
近期我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现象:短期投资者手里的比特币只剩233万枚,创下历史新低一个月内流动的比特币仅139万枚期货市场锁定的41万枚比特币也算不上真正的流动
把这些数字加起来,真正能自由交易的比特币可能只占总量的5%-10%。这就好比一个超市里90%的商品都被锁在仓库里,货架上空空如也。
钱包里的秘密
研究比特币钱包就像看一个人的消费习惯。我发现自2020年3月"黑色星期四"以来,比特币就像潮水一样从交易所退去,涌入那些几乎不动的"冷钱包"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长辈们把钱藏在家里的习惯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机构玩家的入场。像Coinbase Custody和GBTC这样的产品,就像给传统投资者开了个VIP通道,让大量比特币从"活期存款"变成了"定期存款"。
供需失衡进行时
如果把短期持有的比特币和交易所余额加在一起,只有约230万枚比特币随时可以交易,占总量的23.8%。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下降,特别是在2022年6月那场由3AC和LUNA引爆的"大逃杀"之后。
与此同时,长期持有者的囤币速度是新增供应量的2.2倍。换句话说,新挖出来的比特币根本填不满投资者的胃口。
小散们的狂欢
有趣的是,不仅是大户在囤币。我注意到从2022年2月开始,小散户(持有1-100枚比特币的群体)的囤币速度就超过了新币产量。这就像超市限购时,不仅大客户在囤货,普通家庭也在往购物车里塞东西。
资本轮动的奥秘
作为市场老手,我特别关注资金流向。比特币市场有个有趣的特性:在牛市顶峰,可能需要投入1美元才能推动市值上涨1美元;但在熊市,可能只要0.1美元就能引发剧烈波动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市场波动这么大——池子里的水少了,扔块石头都能激起大浪花。
写在最后
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观察者,我认为这次减半将在一个供需关系极度紧张的环境下发生。市场可交易比特币少得可怜,而囤币需求却创下新高。这就像把火药桶放在火炉边,只差一个火星就能引爆。
当然,市场永远充满变数。但有一点我很确定: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比特币正在书写新的历史篇章。作为参与者,我们何其有幸能够见证这一切。
(责任编辑:新品)
-
最近数字货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,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行情。截至11月17日的数据显示,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上演:小散户们正疯狂涌入比特币市场,而那些"大块头"们却在悄悄撤退。这让我想起去年FTX暴雷前的场景,当时也是类似的情况。市场参与者正在悄悄换血说真的,这种"散户进、大户退"的格局总是让我心里打鼓。以太坊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,小资金在2030美元附近来回折腾,而那些持币上百万的巨鲸们似乎已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安全的研究者,我对恐怖组织不断翻新的募资手段感到忧心忡忡。最近披露的信息显示,哈马斯这个老牌恐怖组织正在玩转数字货币,把区块链变成了他们的"提款机"。加密货币:新时代的"血钱"输送渠道记得三年前我在华盛顿参加一场反恐研讨会时,就听到业内同行提到一个有趣的发现:哈马斯关联的加密货币账户被美国政府查封。当时觉得这可能只是个案,没想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体系化的筹资网络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B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科技圈真是热闹非凡!华为Mate60横空出世,让国人看到了自主芯片的希望。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—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完美碰撞。Fetch.ai这个项目最近可不得了,一举拿下4亿美元融资,让我这个混迹区块链圈多年的老油条都忍不住拍案叫绝。一个野心勃勃的智能王国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Fetch.ai时,我还以为是某个硅谷创业公司搞的噱头。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绝对是个"狠角色"。创始团队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的加密圈朋友都在疯狂讨论一个词——铭文。这玩意儿就像当年的ICO狂潮一样,突然就火遍全网,让无数投资者为之疯狂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热度确实非同寻常。铭文热潮席卷加密圈记得上个月参加线下聚会,10个人里有8个都在讨论怎么铸造铭文。从比特币到以太坊,甚至连狗狗币这种meme币链都开始玩铭文了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那波NFT热潮,但这次的玩法显然更"接地气"。目前市场... ...[详细]
-
当我翻开香港金管局最新发布的稳定币监管文件时,不禁感叹:这帮监管者是真懂行!短短三个月内,他们不仅通过了《稳定币条例》,还一口气发布了6份配套文件,这种效率在官僚体系中实属罕见。监管体系的"三明治结构"香港这套监管体系设计得相当巧妙,就像个精致的法式三明治:最底层的面包是《稳定币条例》,这是法律基础;中间的配料是两套监管指引,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可执行的细则;最上层的美乃滋则是说明文件,帮助从业者... ...[详细]
-
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经济的观察者,我看到11月13日GAS在HotsCoin上线时,就预感到这个市场要热闹起来了。说实话,这次GAS的暴涨行情让我想起了2017年NEO初登舞台时的盛况。现在,让我们一起来解剖这只"会下金蛋的鹅"。双代币机制:NEO生态的独特魅力Neo这个"智能经济"平台确实玩出了新花样。它采用的双代币模式就像一家公司同时发行股票和加油卡——NEO是股权证明,GAS则是运转整个系统所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总有人问我:玩儿加密货币到底是靠运气还是靠技术?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,我见过太多人在这片"数字狂野西部"里栽跟头了。一、狂热的市场与冷静的思考记得2021年那会儿,我有个朋友把全部积蓄都投在一个叫Luna的币上,天天跟我说"这次不一样"。结果呢?一夜之间血本无归,现在提起这事儿还腿软。这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:"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"加密市场确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最近币圈的气氛让我想起2017年的牛市前夕。10月底以来,加密货币市场像是被打了一剂强心针,而这剂"兴奋剂"的核心成分,就是悬而未决的比特币现货ETF。为什么我们都盼着ETF?记得10月16日那天吗?贝莱德ETF获批的假消息一出,BTC价格瞬间飙升10%。虽然事后证实是乌龙,但这个戏剧性的插曲充分说明:市场太渴望这个"正规军"入场了。作为一个在华尔街和币圈都混过的老油条,我深知ETF意味着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今天上午以太坊这波行情真够刺激的。先是快速下探到1600整数关口,像跳水一样干脆,紧接着又来了个漂亮的回马枪,直接把价格拉回到周末的盘整区间。现在1630这个位置,说实话有点让人纠结——上下都不靠,就像站在悬崖边上的感觉。当前技术面解读从盘面来看,布林带指标显示市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。上轨在1643,下轨1615,中轨正好卡在1630这个位置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120日均线的压力确实不小,想要... ...[详细]
-
天啊!这个消息简直太疯狂了——狗狗币就要实现它的"登月梦"了!说实话,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差点把咖啡喷出来,毕竟谁能想到一个以狗头表情包闻名的加密货币真的要去月球呢?Astrobotic的雄心计划匹兹堡那家叫Astrobotic的公司可不是在开玩笑。他们计划在12月23日用ULA的火神半人马火箭送一个特别的"快递"上月球——没错,就是实体版的狗狗币!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狗狗币社区众筹赞助NASCAR... ...[详细]